俞见中国丨2024,跟随俞老师行走在中国大地上

新东方文旅 2024年12月30日 北京

俞见中国,2024年新东方文旅带领无数人探索中国,游学世界,成为了有文化的旅行家。俞敏洪老师作为新东方文旅的领路人,也在实现着自己周游世界的梦想。他用整整55天的时间,跨越150000公里,从西藏到新疆再到川滇,连绵的雪山,晶莹的湖泊,广袤的草原,漫游的动物,虔诚的百姓,奔放的舞蹈和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一起回顾,2024年俞老师走过的路,去看看俞老师眼中的天地山河与生命故事!

(注:以下内容均摘自俞敏洪老师游记)

西藏自驾之旅是一次对自己内心的承诺,尽管世事纷繁复杂没有尽头,但我们的生命却如流水浮云转瞬即逝。我们常常陷入日常事务不能自拔,而精神和心灵的诉求常常被疏忽,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再也无力远行。

任何羁绊都不应该再成为我放弃的理由,于是毅然决然出发,走向高山大水,圣洁高原,在蓝天白云下去洗涤自己的灵魂,考验自己的体魄。人生其实一直都在路上,或结伴奋发,或孤独前行,或风雨无阻,或坚毅攀登,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不确定的明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总有同心人。

01  绝美藏地 高山大水会治愈一切

羌塘草原平均海拔4500米之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草原及被积雪覆盖的草原,一望无际。牦牛在雪中觅食,以坚韧对付艰难,生命力如此顽强。远方山峦起伏,在云雾中逶迤腾挪,那曲被称为一错再错的地方,错就是“湖”的意思,青藏高原遍布湖泊,淡水湖和咸水湖交相辉映,一错再错,魅力无限。

如果说四周的雪山是错的父亲,那羌塘草原就是错的母亲。雪山和草原生出了很多的错,就像无数美女,点缀在广袤的羌塘草原上,而草原以母亲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她们,宠爱着她们,不少人觉得只要看一两个错就行,其实每个错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就像可爱的姑娘,有的婀娜,有的娇媚,有的大胆,有的羞怯,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纳木措已经解冻,湖水呈现出翡翠和深蓝交替的颜色,浩浩荡荡延伸到圣山脚下,念青唐古拉山还隐藏在云层里,白色和深蓝互相依恋,难怪传说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是一对夫妻,互相恩爱了万年。老天鬼斧神工,岩石侵蚀居然在岸边形成一头大象,惟妙惟肖。

冈仁波齐是四大宗教共同的神山,守护四方生灵给人以精神寄托和力量,和宇宙永恒相比,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来说,犹如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在夕阳没落地平线时分,我们来到冈仁波齐脚下,神山以最光明的方式,披着晚霞的光芒来迎接我们,我们欢腾雀跃,停车向神山飞奔而去,举起双手表达我们的敬意和虔诚。

信仰这种力量是如此重要,给人安慰,给人宁静,给人忍辱负重勇往直前的力量。晚霞是如此美丽,即使很快就会没入黑夜,但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生死随缘,享受好我们生存的每一刻,让命运和内心引导我们走向未来。

02  西藏人民 纯净热情

走在路上,不时碰上转湖的百姓,以卑微而虔诚的心态踽踽而行。有网友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苦?其实他们是心里有信念,脚下有力量,每一步对大地的丈量,都是对内心的一次交代,也是走向精神圣洁的一次洗礼。只有内心迷茫的人,肉体苦才是真正的苦,精神充盈的人肉体苦是一种对精神的加持,内心干净、精神圣洁,是人的最高境界,是圣人的境界。

全世界只有极少的地方把这一境界当作信仰来追求,我们的青藏高原是做得最好的。这里不仅海拔高,而且灵魂干净,古人曾希望中国遍地圣人,你到了西藏,会发现很多藏族同胞让我们自惭形秽,很多藏族和援藏干部都有孔繁森的影子。

西藏是一个让我们反思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我们觉悟的地方,并不仅仅是这里的大美河山值得你来,觉悟才是值得你来的真正理由。

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方。这里的人口密度应该一平方公里不到一人,动物反而更多。藏族人民幕天席地,汲取天地之精华,融入动物之个性,大气、随和、坚韧、不屈。这是一片天地人水乳交融的土地,是一片摆脱了人与人互相纠结的天空,生活尽管艰辛,但神不负我,以济苍生,苍生也用无私的诚意来供奉自然。

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方。这里的人口密度应该一平方公里不到一人,动物反而更多。藏族人民幕天席地,汲取天地之精华,融入动物之个性,大气、随和、坚韧、不屈。这是一片天地人水乳交融的土地,是一片摆脱了人与人互相纠结的天空,生活尽管艰辛,但神不负我,以济苍生,苍生也用无私的诚意来供奉自然。

面对如此壮美的高山大水,你会瞬间明白这里的百姓为什么如此干净,大自然的坚信让他们团结,大自然的壮阔让他们开阔,纯朴的信仰让他们珍惜一切。

在如此多高山大水的阻隔下,西藏人民的信仰文化习俗是如此多彩多姿又如此统一,他们的内心坚韧而善良,行为友好而开朗,在艰苦卓绝的自然条件下,高原以自己的开阔,培养了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个性,用歌声消融苦难,生息繁衍于天地之间。

03   西藏之行 一场朝圣之旅

凡是来高原的人,大概都能都体会到什么叫肉体的地狱,灵魂的天堂,人其实并不怕吃苦,就怕灵魂陷入泥淖不能自拔,那么多人来青藏高原,在肉体受苦的同时,都是为了寻找一种蜕变和净化,以期达到一种更丰盈充实的生命状态。

面对雪山圣湖,有人过分美化,有人望而却步,但如果你不亲自来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他们和你的生命会有怎样的交集呢?

习惯了在路上,你就不会停下脚步,分享的快乐也让我愿意不断地探索未知,不断前行既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也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衰老和年龄无关,生无可恋、心如死灰才是真正的衰老。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愿意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走过千山,越过万水,克服高反,挑战海拔,星夜赶路,风雨兼程,这次西藏之旅是一次对肉体的考验,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我努力把大美河山呈现在大家面前,但没法真正呈现的是藏族人民的坚韧、宽厚和善良,是他们朴素的信念和发自心底的慈悲,使我们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感动。出发前我是我,回来后我还是我,但已经不是我。

高原对我的影响就像酒曲进入了粮食,慢慢发酵,会让生命变得更加纯美甘甜。对于大美河山的描述,我搜肠刮肚用尽了所有的词语,其实当你面对那连绵的雪山、晶莹的湖泊、广袤的草原、漫游的动物、虔诚的百姓、东方的舞蹈和悠扬的歌声,语言永远是苍白无力的,你最好的做法就是无语凝视,让这一切穿透生命,你能够听到生命破碎的声音,同时新的生命在破碎中诞生。

出发上路,与其说是为了宣传新疆文旅,不如说我只是开启了一段生命的必经之旅。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天还梦回在中国人的心里,玄奘远行的脚步,足音敲碎了千年沉睡的帝国心灵;左宗棠抬棺的决绝,唤醒了多少懦弱虚伪的欺世盗名。

新疆这片土地,用辽阔治愈褊狭,用壮丽扬弃苟且,用丰厚抵抗脆弱。每一次日出,都是雪山绿洲的孤勇,每一次日落,都是打磨长河的辉煌。

01  西域秘境 文明交响

中国不是独立的存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和世界文明融合的结果,有容乃大,我们的文明血脉才能绵延千年而不枯竭。

过去若羌只是我在历史书上读到的地点,遥远而梦幻。今天,我终于踏上了这片沙漠边缘的绿洲,它北靠天山,南邻阿尔金山,西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边是干涸的罗布泊。这片土地自西汉就见诸历史生命力旺盛,到今天依然充满活力。

西域所谓的三十六国不是地盘,不是政权,是一个个绿洲,是文明和文化的中间寨,是知识和梦想的传递者。古代的西域(今天的新疆)从来没有封闭过,这里的主人几千年来不断融合,你的血液中流着我的基因,我的泪水里有对你的深情。千年的驼铃,开放的胸襟,成就了今天新疆的美丽。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玄奘西行是知道一个个绿洲会给他生命以滋养,鸠摩罗什东来是知道穿过沙漠就有虔诚的人们在恭候。如果没有西域,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胡琴琵琶,而西方人更无福消受丝绸茶香。西域也塑造了中国人的个性,在温和中注入了大气和坚强,用审美来溶解心中的泪水和悲伤。

谁会不向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谁会不理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苍凉?即使最终抛尸荒沙,又有谁能够抵御内心想要的出发?于是,我踏上了千年古道来到了万年戈壁,只有在路上,你才知道什么叫不期而遇,只有抵达了,你才对得起原来的千思万想。

且末作为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马可波罗,都曾经在此或指点江山,或激扬文字,他们的精神正是西域精神,纵横东西,贯通南北,把文明和思想播撒到人类可触达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在开放和包容中走向光明。

走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更加要用心去感受。我们走过的路古老到了足够连接所有文明的源头,也崭新到了让你再也体会不到古人的艰辛。盛世繁华的背后,是人类几千年的努力和付出。

今天我们如此容易到达的各个地点,当初张骞、班超、法显、玄奘还有那些普通的商旅和军人,都是经过九死一生才能够到达的地方。八百里的莫贺延碛,今天越野车几乎一天就能够穿越,当初无数人在此抛尸荒野。

但正是这些勇敢者和先驱者的行走,让我们和世界血脉相连,让我们拥有了看待世界的恢宏格局。走在路上,身体的极端疲劳和内心的极其丰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感受,让人更加能够体会到玄奘的坚毅脚步为什么一路向西不回头,又为什么一路向东满载而归。

02  浩瀚新疆 让心灵在广袤中重生

如果有一片天地让你觉得苍茫无边,可能是新疆;如果有一片天地让你变得渺小谦卑,可能还是新疆。新疆的广阔和浩瀚,只有当你站在戈壁滩或者沙漠中央,才会有真切的体会。

奔向晨曦中雅丹地貌的山顶,天空逐渐明亮,东方的鱼肚白变成了玫瑰色,一望无际的戈壁展现在眼前,那些黑夜里张牙舞爪的山丘,在霞光中变成了千姿百态的巨人。

鲜红的太阳从地平线露出金色的光芒洒遍大地,本来灰头土脸的戈壁,犹如披上了金色的战袍,在阳光中威武雄壮。有些事情只有你亲身经历了才会没有遗憾,比如到大海道来看一次银河和日出,人生的改变需要沉醉,当你沉醉在天地间,天地就会给你广阔的胸襟,让你学会谦卑,但是追求伟大。

中国的边塞诗描述了很多沙漠的景致,往往激发起我们投笔从戎的豪情,希望自己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我怀疑这些诗人只是借战争写沙漠,他们心中沉醉的是沙漠,不是战争。

是的,当你站在沙丘上眺望日出和日落,你怎能抵御那满眼金黄色的诱惑!当你站在空无一人的沙漠中仰望满天的繁星,你的内心又怎能不被这浩瀚的宇宙感动!当你看到梭梭树、红柳、胡杨顽强的抵抗沙漠的肆虐,你又怎能不为这些卑微而伟大的生命礼赞!当你听到张骞、班超、玄奘等跋涉在沙漠中的脚步声,你又怎能不为人类坚定的信念所折服!

对于人,沙漠似乎是不友好的,但它恰恰用它的博大、无垠、壮阔、无情练历了人,让人变得更坚韧、辽阔和高远,使人拥有了大喜大悲的力量。我们没有办法想象没有沙漠的地球,就像我们没有办法想象没有个性的人类,其实在沙漠眼中人类并不存在,人总是想要征服一切,最终能征服的只能是自己。

我常常想为什么在苍茫沙漠中生活的人,他们的内心会如此淳朴,他们的欢乐又是如此纯粹,他们本来应该被艰苦的生计压弯腰,佝偻着身躯向大地乞讨,但他们却用优美的舞姿融化隔阂,用天籁的歌声唱出潇洒,他们就像沙漠中种出的水果,艰难生长,吸纳阳光,最终用甜蜜来抵抗风暴,带给人间韵味悠长的美好。

我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内心不断欢愉起来,我觉得我的忧愁和苦恼开始变得不真实,那些你在意的东西,在新疆广阔天地间变得不堪一击,我听到自己碎裂一地又熔铸成一个全新的自己,我努力用沙漠吹过的风,把自己带向不屑于蝇营狗苟的天高地阔。

新疆人民的热情能够融化内心的一切块垒,我相信在古代这也是一片热情似火的土地。那些壁画中的舞蹈和乐器,到今天还充实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图片中的奇珍异果,到今天还生长在这片雪水浇灌的土地上。

自古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生存一定也不容易,但他们用歌声消融苍凉,用舞蹈抵消敌意,用热情欢迎远客,用乐观对抗艰难。

这片大地广袤而荒凉,却产生了胡杨树和红柳树的坚强;这片大地遥远而艰难,却吸引了所有有志者渴望的目光。如果没有这片土地,中华文明必然会缺失雄浑和豪放,缺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壮阔和精神内核。

走进横断山脉,也是我多年的心愿,原来断断续续走过几个地方,但总觉得用支离破碎的心态来对待这些滋润养育了中华文明的高山大水,是一种轻浮行为。

因此这一次希望相对完整走一次,既是渴望,也是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今年,从西藏到新疆,现在到横断山脉,我一次次体验了壮美的山河对于心灵的冲击和灵魂的洗涤。

01  在川滇 探寻世间的纯净和壮阔

几乎一切美好的言辞,在九寨沟梦幻般的景致中,都显得苍白无力。九寨沟不仅仅是为眼睛而存在,更是为我们的心而存在。

老天通过九寨沟,给我们最大的恩惠,是告诉我们,世间有如此纯净的一片天地,那我们的内心,是否也可以给自己和世界,留一片纯净的天地呢?在那里,我们和自己以及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那里,我们心灵的清泉潺潺流淌,我们生命的天空百鸟歌唱。

放眼望去,山水之间,瞬间内心清净:翡翠色的海子,保持着千年的宁静;丝绸般飘逸的瀑布,一如少年游侠的潇洒;漫山遍野最后的秋色,燃烧着亘古的火焰;绵延高耸的雪山,守望着美好的岁月,一如丈夫守望熟睡的妻儿;坐落在山环水抱中的村寨,为悠悠岁月渲染人间烟火。

九寨沟,犹如一位善解人意的美人,在翩翩起舞中,给你送上气定神闲的妩媚,让你忘记漫长岁月的苦恼和困窘,内心释放出自由的光芒。

到达山头,已经红霞满天,太阳几分钟后从山峦后跃出,九曲黄河在眼前一览无余,河水滋润的草原苍凉辽阔,雾气在水面上蒸腾上升,如梦如幻,给万古的苍凉披上了温柔的面纱,犹如温柔的情人,依偎在孤寂的勇士身旁。

“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些壮阔诗句,都没法穷尽深秋中高原磅礴的气势和绵延。那是一种万古苍茫,又是一种生生不息;那是一种冷酷,又是一种热情;那是一种点燃,又是一声叹息。它点燃了我们内心的壮阔和伟大,又让我们叹息自己的渺小和局限。面对如此天地,你发现自己在不断缩小,直到你成为和天地相融的存在,不分彼此。

黄河静静地流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奔腾咆哮,但宁静中自然蕴含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千年万年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让中华文明生根发芽、随岁月成长。赤麻鸭在河边游弋伫立,不知道它们是留恋故乡,还是要远走他乡。

离开九曲黄河,内心产生了千丝万缕的依依不舍,内心的某种触动,如打开了电流的开关,把我的心灵照亮,大地无言,在冷峻中充满了慈悲的光芒。

02  神山之旅 带着敬畏之心寻觅灵魂净土

贡嘎山是神一样的存在,它不仅是四川的最高峰,也是无数人朝拜的对象,那金字塔形状的主峰,拔地而起,气势雄伟,令人敬畏。它的威严,几乎不允许被挑战,总有人尝试着想要去登顶征服,至今只有几十人登上过山顶,而因为登顶牺牲的却有二十人以上。

对于雪山,我是敬畏的,我总觉得这些高大的雪山,不是去征服的,而是去仰望的。人只能征服自己,不能征服大自然。即使站在山顶,我们也要虔诚地感谢大山把我们托举得更高。

盘山公路盘旋上升,穿过层层秋林,仙乃日雪山和夏诺多吉雪山赫然呈现在眼前,扑面而来的气势和庄严,让你目瞪口呆。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所有山体一目了然,连山体上的冰川擦痕都清晰可见。

夏诺多吉“金字塔”形状的山头飘着旗云,不可撼动的威严中透露着丝丝飘逸,仙乃日则像兄长一样,稳坐在巨大的山体上,如一尊弥勒佛,也如一只展开翅膀的神鸟,守护着层层叠叠的人间悲喜。

亚丁有三座神山,仙乃日代表观音,央迈勇代表文殊,夏诺多吉代表金刚手,在藏语中统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思是终年积雪的三座神山。它们分别代表了慈悲、智慧和正义,这既是藏族人民对于神山的尊敬,也寄托了他们对于自己的希望,希望自己是一个慈悲、智慧和正义的人。

大自然确实有治愈的力量。我自己的经历,一次次证明了把自己置身在高山大水中,会被源源不断赋予能量,心灵变得干净明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仙境一样的亚丁三神山,确实给你提供了极乐的因缘。

那高耸的雪山,让你挺直脊梁;那阳光的雪峰,让你心地敞亮;那明镜的湖泊,让你洗净烦恼;那原始的森林,让你呼吸顺畅;那广袤的草甸,让你胸怀宽广;那潺潺的流水,让你气血通畅。何况还有那高远的蓝天、如丝的白云、成群的牦牛、百鸟的啾鸣,还有那藏族小伙和姑娘婉转悠扬的歌唱,他们的歌声有着纯粹的力量,如春风般拂去你心里所有的忧伤。

神山以阳光为背景,像巨人耸立在天边。千万年来,他们守卫着这片土地,代表着仁慈、智慧和勇气,给了藏族人民无穷的力量。人类毕竟是脆弱的,我们创造超然的神,对一座山、一片水,甚至一棵树、一块石头表达敬畏,是因为我们希望它们的神秘力量能够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大千世界。

到达俄初山垭口,我们回望三座神山,它们已经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和其他山峰连绵在一起,变成了融仁慈、智慧和勇气于一体的庄严宝相。

翻越白马雪山的崇山峻岭,上到高处的最后一望,是金沙江大湾,大江在奔腾南下的途中,遇到一座圆形的山坡,因此绕着山坡拐了一个优雅的圆弧,继续向南流去。

居高临下看这一拐弯,江水已经变绿,整条大江,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飘逸在群山之中,不可阻挡,又无比潇洒。大自然的力量,总是以美不胜收的姿态体现出来。其实,在这种美不胜收的背后,是千万年伤筋动骨的沧海桑田。就像一个人,只有经历了沧桑,才能成为最美的自己。

03  边陲之地 生命的斑斓与壮阔

到达河边的克劳洛村,观看了村里妇女编织彩虹布的表演。在如此偏僻的山里,独龙族追求着极致的美丽,生活再贫困,也要身披彩虹,让生命靓丽。这个村里还有三位纹面女,基本都已经八十岁以上。独龙族的传统是,女孩长到十二三岁就必须纹面,既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也是一种仪式。

建在悬崖边、面向整个怒江峡谷的书店,其自身的造型就像两座山峰,又像被打开的书脊。站在书店平台上,绵延不绝、逶迤腾挪的群山,如千军万马奔来眼底,怒江如练,从天际涌来,又奔向天际,山脚下的泸水县城,在一千多米的落差下,显得像一个模型,把人间烟火拉得很远。当面向群山的大门缓缓打开,你瞬间感觉要跨入仙界。书店里有巨大的落地玻璃,书架靠墙排列,坐在靠窗的咖啡桌边,放眼向外,是壮阔的天地,回望室内,是知识的海洋,这是一种超越现实又直击人心的存在。

“一缕阳坡村”也是一个美好的福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村庄的祖先们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发现山顶这么一小块平地,环视四周,一定被大气磅礴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决定定居下来,过起了与世隔绝、与天地为伍的生活。村民们对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只要有饭吃、能活着就好。

现在文旅发展,他们不再受制于贫瘠的山地,不用再去狩猎,家家户户做起了饭店民宿生意。村庄被明媚的阳光所笼罩,似乎上帝早有安排。只不过有的时候,这种安排需要等待千年。

这是一次匆忙安排的行程,也是一次充满收获的行程,我们不经意间走上了先民古老的迁徙之路和民族发展之路,我们看到了高山大水间人民勇敢而坚韧的生活,听到了他们乐观而悠扬的歌声。我们对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我们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条条河,这些山河让我们心生敬畏,又充满自豪。它们养育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涵养了中华性格的包容。

走进横断山脉,不仅仅走进了绝世的美景,也走进了我们自己的生命里。那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接纳和重塑;一种在谷底可以仰望,在山顶可以远眺的心态和洒脱;一种千回百转,依然奔腾不息的精神。

俞老师看淡世俗纷扰,带着自己的赤子之心,行走天地之间,推广祖国大好河山,传播中华文化。俞老师说,我想成为一个传递美好的人,让生命与生命有更多温暖的触碰,让大家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与人生。2025年,新东方文旅人,也将沿着俞老师的脚步,带着俞老师传递的对祖国山河的爱,对中华文化的无限敬仰与传承之志,赤诚而热烈地前行。新东方文旅,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好友

首页

目的地

咨询

资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