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景 一路收获——甘肃研学旅行出圈背后的故事

新东方文旅 2024年11月25日 北京

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里,游人如织,品味文化味道;漫步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领略石窟艺术,接受博大文化熏陶;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爱国心、报国志油然而生;游览名山大川,民族自豪感升腾而起……当前,研学旅行悄然成为“新顶流”,一幅“学”与“游”交织而成的壮美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武威市圆满举办了“旅行丝绸路·研学在甘肃”2024甘肃研学旅行大会。会上,甘肃新东方文旅作为甘肃省研学的优秀代表,讲述了俞敏洪老师与甘肃的缘分,展现了新东方集团对甘肃的深情厚谊,实现了对甘肃研学资源的精彩推介。

在新东方FY24西北区管理者大会上,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紧抓大会的契机,甘肃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亲自上阵推介甘肃研学资源,深化与甘肃新东方文旅的研学合作,共同书写甘肃研学旅行的新篇章。

甘肃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推介甘肃研学资源甘肃新东方文旅讲师主管高祥分享甘肃新东方文旅研学业务发展

甘肃新东方文旅与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战略合作签约

2020年,俞敏洪老师行走陇上,做了一场边行走边讲解历史人文的视频录制,从秦文化讲到文化融合,从丝绸之路再到大唐盛世,这段内容沉淀出了俞老师的第一本游记——《俞你同行:我从陇上走过》。

在游记中,俞老师多次提到甘肃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这次甘肃的游历中,俞老师将“行走”确定为了未来人生的一大主题,也萌生了做文旅的想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和文化,激发更多人行走世界、丈量人生的渴望和行动。

不仅如此,这次游历中,俞老师还在武威市民勤县开启了人生当中第一次助农直播,这场直播也启发了俞老师对于助农直播的深度思考。

由此,甘肃和俞敏洪老师便产生了不解之缘。

俞老师多次表示,甘肃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旅行目的地。他曾三次来到甘肃,还亲自前往兰州学校,针对教育板块进行调研。他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能够规划第四次甘肃游历路线。

这份不解之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厚,成为俞老师和甘肃之间永恒的纽带,也成为新东方文旅讲述甘肃故事的独特篇章。

不到西北,不知天地的辽阔;不到甘肃,不知西北的博大。被俞老师钟爱的甘肃,也是适合青少年深度研学的“宝藏”省份。

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让甘肃到处都是生动的研学教材和鲜活的研学课堂。

在2024甘肃研学旅行大会上,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信心满满地介绍,并如数家珍地分享了甘肃研学旅行发展的喜人硕果:

“立足丝绸之路黄金段 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3优秀宣传推广案例;“如意甘肃”研学主题馆荣获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最佳展示奖”和“优秀组织奖”。

全省3个基地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12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敦煌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

论自然,去了甘肃,相当于去了五分之四的中国。甘肃省拥有除海洋之外的所有地貌,堪称浓缩的地理读本。从陇南山地的秀丽山川到河西走廊的广袤平原,从甘南高原的巍峨雪山到祁连山地的深邃峡谷,甘肃拥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

论人文,史前文化遗址7000余处,其中以甘肃发现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13个。战国至汉、明时期长城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出土简牍65000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一半以上,素有“汉简之乡”美誉;256家博物馆纪念馆遍布全省,是全国人均拥有博物馆最多的省份……

古往今来,张骞、霍去病、班超、左宗棠,在这里经略用兵,定疆拓土;法显、鸠摩罗什、唐玄奘,在这里追悟佛法,启迪众生;王昌龄、王维、陆游,在这里汲取灵思 ,落笔惊雷;孙家栋、常书鸿、樊锦诗,他们在这里兑现初心,为国添辉。

“甘肃丰富的遗存、深厚的底蕴,全面提升了甘肃研学旅行的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赋予了甘肃打造全要素、全链条、全产业的研学旅行生态圈的显著优势。”

在倡导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的大时代背景下,学生会在课堂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主动循着历史的足迹去感悟事物发展的真理,养成历史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

甘肃省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为新东方文旅提供了宝贵的研学资源。新东方文旅依托自身的双语讲解优势,正在向全国和全世界讲述甘肃的故事。

今年暑假,新东方文旅带领2000多名中国青少年和50余名世界青少年走进甘肃,带领走进甘肃,踏上丝绸之路,沿着文明的足迹,追寻那些古老而又璀璨的历史遗梦。

新东方敦煌丝绸之路研学营,让知识融入行走的课堂,通过实地考察,让孩子看到、听到、摸到、深刻感受到千年历史的厚重。

通过“行走的课堂”,寻找千年文明,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历史文化的正确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力,让孩子们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培育真正的人文素养。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好友

首页

目的地

咨询

资讯

我的